關注鄭州市區(qū)空氣質量及交通問題
二七一支部 張毛嶺
2010年鄭州市區(qū)空氣質量、交通狀況是歷年來最差的一年,廣大市民對此深有感觸,怨聲載道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1、施工地段和區(qū)域晴天常常是粉塵飛揚,若遇起風天氣,揚塵更為嚴重。因此,不少出行的市民一年四季戴上口罩和眼鏡,或不時地遮面捂鼻進行防塵;附近的住戶和單位經(jīng)常不能開窗通氣。若遇雨天,出行困難可想而知。
2、多條道路(街)因施工難以通行,繞行更困難,若遇上下班、節(jié)假日、降雨天,不僅車難行,而且人難走,市民抱怨說:不知該怎樣出行。
盡管全市各級都在積極采取措施對上述問題進行治理,但收效不佳,細查原因有許多方面,除有客觀原因外,在主觀上也有以下欠妥:
1、2010年上馬的項目加上以往上馬未竣工的項目似乎太多,處處可見拆遷、新建、改造工程,市管、區(qū)管項目比比皆是,大小項目難以數(shù)清,不少地段和區(qū)域呈現(xiàn)項目多頭并進、密集施工。因此,許多市民不理解:那么多項目集中到今年開工實施,這樣做法科學嗎?
2、項目施工單位抱著怕費工、怕多花錢等理由,一是對防塵工作做得不到位或根本不去做;二是施工期間,臨時性通行設施或措施做得不到位。
總之,唯一原因就是:沒有真正按照“以人為本”的科學發(fā)展觀為民做事。
掃一掃在手機端瀏覽當前稿件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