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建鄭州二七四支部《滿江紅》觀后感
小時候聽大人講:岳飛是熱愛中華民族的典范。
如今岳飛的名字,已經(jīng)成為中華文化史詩的一部分。
岳母刺字 "精忠報國",使其永以報國為志,終生報效祖國。他雖“位至將相”,仍然保持清廉。朝廷每有犒賞,從不私取一文,全數(shù)分給將士,并經(jīng)?;綖楣?,以自己的私家財產(chǎn)補助軍用。在朝堂岳飛對文士和幕僚以“禮士”和“虛心”聞名,常向這些人請教。要求別人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過錯,必定見告。
岳飛是歷史上有名的孝子,他把母親接到軍營中,每晚處理好軍務,便到母親處問安。當母親生病時,岳飛親嘗湯藥,跪送榻前。他勇冠三軍,能挽弓三百宋斤,開腰弩八石,又會左右開弓,臨陣作戰(zhàn)身先士卒,自己充當“旗頭”。
這是兒時對岳飛的認知,今天,為了慶祝“三八”婦女節(jié),市委會組織大家觀影,我們二七四支部的會員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觀看了電影《滿江紅》。
“怒發(fā)沖冠,憑欄處、瀟瀟雨歇。抬望眼、仰天長嘯,壯同激烈。三十功名塵與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閑、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。靖康恥,猶未雪;臣子憾,何時滅。駕長車踏破、賀蘭山缺。壯志饑餐胡虜肉,笑談渴飲匈奴血。待從頭、收拾舊山河。朝天闕?!边@篇千古絕唱是岳飛在壯志未酬、鎮(zhèn)守鄂州時寫下的,雖然只有短短八句,但讀起來卻令人熱血沸騰。一字一句都滲透著英雄的血與淚,洋溢著“拋頭顱,灑熱血”的激情。
雖然岳飛已經(jīng)故去,但他那至死不渝的愛國精神并沒有因為他的逝去消失。古往今來,像他這樣精忠報國的英雄不斷踴現(xiàn)。古有寧死不屈的文天祥、不矜不伐的屈原、英勇善戰(zhàn)的霍去病、虎門硝煙的林則徐等等;現(xiàn)有剛正不阿的梅蘭芳,視死如歸的劉胡蘭,鞠躬盡瘁的周恩來,碧血丹心的錢學森……
作為民建會員,我們有一顆赤子之心,國泰民安年代的報效祖國,是加強學習、努力工作、積極履職,在自己的領(lǐng)域充分展現(xiàn)民建會員的擔當和作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