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建鄭州金水一支部開展“仰韶文化調研行”活動
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仰韶文化發(fā)現(xiàn)和中國現(xiàn)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賀信精神,8月6日——8月7日,民建鄭州金水一支部在主委王同征的帶領下來到三門峽市澠池縣,開展“仰韶文化調研行”活動。
澠池縣仰韶村是中國現(xiàn)代考古學誕生地,會員一行先后來到仰韶酒文化博物館、仰韶非公黨建博物館、仰韶仙門山、仰韶文化博物館參觀學習,通過聽講解、看實物、看視頻VR體驗等活動方式,大家對7000年的仰韶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。
通過調研,大家一致認為,仰韶文化在人類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:第一,仰韶村遺址的發(fā)現(xiàn)與發(fā)掘影響和意義深遠。第一次宣告了中國蘊藏著豐富的新時代文化遺存。證實了中國在階級社會之前存在著較為發(fā)達的新石器時代,破除了“中國無石器時代”的謬論,仰韶文化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第一個被正式命名的遠古文化體系。第二,仰韶文化在中國考古史及至世界考古史上有顯著的地位。仰韶文化揭開了中國新石器考古事業(yè)第一頁,揭開了中國考古學研究第一頁,揭開了中國原始社會研究第一頁,書寫了中國田野考古史新篇章,是劃時代的里程碑。第三,仰韶文化研究對于研究中華文明史有重大意義。中國的傳說時代,史書記載有炎帝、黃帝、顓頊、帝嚳等部族,但由于疑古,中華文明史源頭仍不清晰。隨著仰韶文化遺址的多處發(fā)現(xiàn),地下遺存驗證了史書記載的正確性。因此,仰韶文化研究對于重建古史、探尋中華文明的源頭意義重大。夏商周斷代工程理清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,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將使中國歷史再向前推1000年,這1000年中最重要的一環(huán)就是仰韶文化時期。第四,仰韶文化的發(fā)掘和研究對世界的貢獻。仰韶文化遺址發(fā)現(xiàn)前,世界學術界都持“中國文化西來說”,通過仰韶文化的發(fā)掘研究,改變了學術界這一錯誤認識,中國這一土著文化得到了舉世公認,改寫了世界歷史。
7日,支部主委王同征主持召開支部會議,傳達了近期省市民建會議精神,大家學習了相關會議材料,交流了調研心得體會。大家紛紛表示:此次活動很有收獲,很有意義,民建組織是有學習力、有組織力的組織,作為民建會員一定要貼近民生,多走訪調研,蹈厲奮發(fā)、勇于爭先,以更加優(yōu)異的成績迎接中共二十大的勝利召開。
金水三支部主委楊紅梅及部分會員參加此次調研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