鳳臺寺塔重修葺 文物建筑再現歷史傳統(tǒng)風貌—民建鄭州市委副主委李政軍提案受重視、落實
在2018年河南省“兩會”上,省政協(xié)委員、民建鄭州市委副主委李政軍提交了一份《關于復建鳳臺寺并設立皇帝故里鳳臺寺溱洧文化園區(qū)》的提案。
鳳臺寺塔是河南省目前保存不多的北宋密檐式磚塔,既保留了宋代建筑風格,又體現了河南地方建筑手法,地宮壁畫保存較好,對于宋代文化之研究,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。鳳臺寺塔并不是孤立的存在,與之關聯的歷史事件、史料眾多,遺憾的是,這些文化資源及其價值,很少得到應有的重視。近年來,新鄭市有關部門已拆除鳳臺寺塔周圍違章建筑、無主墳地大部分移走,文物部門正在進行文物勘探,周邊環(huán)境治理大有改善。但鳳臺寺塔基東、西、南三面深溝,因常年受雨水沖刷,塔基土層日趨松散,鳳臺寺塔形勢岌岌可危。
李政軍在提案中提出要盡快修繕鳳臺寺塔,復建鳳臺寺,挖掘開發(fā)其歷史文化資源。這份提案建議受到省市領導高度重視,鄭州市和新鄭市政府積極落實。
今年3月鳳臺寺塔修繕正式啟動,經過古建施工隊數月的辛苦努力,近日,備受關注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——鳳臺寺塔修復工程已全部完工,修繕后的鳳臺寺塔以其雄偉挺拔的身姿展現在世人面前。目前,鳳臺寺塔周邊正在進行土方調整,隨后將分層夯實回填,并對觀景平臺和平臺四周進行鋪筑砌護,預計今年11月前后完成各項工作。屆時,鳳臺寺塔及周邊將煥然一新,充分展示鳳臺寺溱洧文化。下一步還將本著“保護與開發(fā)并重,發(fā)展和傳承兼顧”的原則,在鳳臺寺塔周圍選取適當位置復建鳳臺寺。
李政軍欣慰的表示,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和鳳臺寺塔是新鄭歷史文化的兩極,就文化意義而言,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和鳳臺寺塔及其相關歷史,二者之間是一種互補關系,鳳臺寺的復建及溱洧文化園區(qū)與拜祖大典連為一體,將為海外華人拜祖提供更多參觀地方,為海外華人更多了解華夏文化、華夏文明提供平臺。